一、项目背景
1.国家重视文化保护的大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使得几千年来农业社会所积淀形成的大批民间文化遗产几乎遭遇灭顶之灾。有识之士发出呐喊,濒危、抢救的呼声不绝于耳。2011年出台《非遗法》,颁布国家名录,划定保护区,认定传承人,出版文献档案等等,全国上下形成了保护文化、重视文化的共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国策。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传统家书的命运也迎来了历史的转折。
2.手写家书衰落的现实处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话、手机、互联网等新的通讯手段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写家书逐件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得微信、微博、QQ、MSN短信等人际交流平台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书信,甚至手写汉字都遭遇了极大的冲击:汉字输入的智能化造成了人们对汉字如何书写的记忆力退化,阻碍了对汉字构造美学价值的认知。而日常传统家信的书写越发成为人们生活的奢侈品,成为了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
二、项目概况
“中国家书文化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一个文化创新活动,主要立足于研究民间家书中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探讨如何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家书是指尚未被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散落在民间的私人书信。这其中主要是具有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及现实价值的普通百姓的书信,也包括一部分名人书信。
三、项目目的与价值愿景
1.举办“中国民间家书论坛”可以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馆藏民间家书的丰富成果,充分调动全国社科文化界及民间的研究力量,挖掘和展示“民间家书”盛宴中所蕴含的历史美、文化美、人性美、情操美、信仰美、礼仪美等内容。用血缘文化中最能打动人的亲情纽带维系每个人,以弥补当下亲情缺失的现实,激励更多的人铸造完美人格,维护家庭和谐,共建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举办“中国民间家书论坛”可以强化我基金会的文化和公益形象
抢救中国民间家书的活动能够引发海内外华人对家书文化的关注,以推进国内外家书研究的进程;能够将我基金会的宗旨传播到海外,有效提升我基金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基金会在海内外的社会影响力。
四、社会效果
举办“中国家书文化论坛”是中国乃至世界首创,其号召力非凡,能够促进海内外有识之士对中国家书的深度研究以及进一步肯定家书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如此,更能吸引广大社会人士加入到抢救家书的行列,共同宣扬传承家书文化。此外,此项目对国家文化建设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我基金会“助文化艺术人才成长,促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宗旨。